Search Dental Tribune

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若坚持清洁牙缝,其血糖会更稳定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规律清洁牙缝与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更稳定的 24 小时血糖控制相关,这一发现凸显了口腔卫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图片来源:安德烈・波波夫 / Adobe Stock)

日. 16 十一月 2025

保存

日本福冈:关注糖尿病与口腔健康的双向关联 —— 世界糖尿病日最新临床研究解读

每年 11 月 14 日举办的 “世界糖尿病日”,旨在强调大众需进一步重视糖尿病与口腔健康之间的双向关联。一项新的临床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若每周至少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缝 3 次,其血糖处于 24 小时目标范围的时间会更长,血糖波动也更平稳。此外,天然牙齿数量不少于 20 颗的成年患者,全天血糖水平同样更低。这些发现凸显了在糖尿病管理过程中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已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牙周病可降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表明牙周治疗可作为糖尿病管理的有益辅助手段。然而,以往多数相关研究均聚焦于临床干预措施。研究人员指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管理的影响,目前仍缺乏深入研究。在这项新临床研究中,日本狮王集团(Sunstar Group)与位于福冈的南雅惠诊所(Clinic Masae Minami)及南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Minami Diabetes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展开合作,探究口腔护理习惯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联,并试图明确炎症反应是否能解释二者的关联机制。

该研究共纳入 104 名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所有参与者均佩戴持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监测时长为 14 天。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医疗记录调取以及血尿常规检测等方式,收集了参与者的临床数据、生化指标及行为数据,具体包括口腔卫生习惯、看牙频率、剩余牙齿数量、饮食习惯、日常活动量及代谢标志物等。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至少进行 3 次牙缝清洁的患者,不仅血糖处于目标范围的时间更长、24 小时平均血糖水平更低,其空腹血糖水平也更低,且每日血糖波动更为平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天然牙齿数量不少于 20 颗的参与者,其 24 小时血糖变化情况优于牙齿数量更少的参与者;看牙频率更高、每天刷牙两次的参与者,其代谢指标和炎症标志物也更健康。即便排除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上述关联依然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炎症标志物无法完全解释牙缝清洁对血糖的积极影响,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其他生物学机制或行为路径,对观察到的血糖改善效果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 9 名成年人中就有 1 人(约 5.9 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近半数患者尚未知晓自身患病情况。该机构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每 8 名成年人中就将有 1 人(约 8.53 亿人)患有糖尿病,患者总数较当前将增长 46%。

这项名为《通过持续血糖监测评估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口腔卫生习惯与血糖变化的关联》(Oral hygiene practices and glucose profiles assessed through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的研究,已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在《糖尿病谱》(Diabetes Spectrum)期刊在线发表,后续将收录至该期刊的某一特刊中。

原文链接:https://www.dental-tribune.com/news/adults-with-diabetes-who-practise-interdental-cleaning-have-more-stable-blood-glucose/

更多全球牙科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牙科论坛

To post a reply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