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亚・皮格里奥尼科(Sofia Piglionico)博士,门多萨库约国立大学儿童牙科助理教授。(图片来源:索非亚・皮格里奥尼科博士)
该研究的合著者、门多萨库约国立大学儿童牙科助理教授索非亚・皮格里奥尼科博士在接受《国际牙科论坛报》采访时,谈到了实施这类教学方法面临的最大障碍。“在我看来,最大的障碍是时间,” 她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重新制定整个教学计划,还需要重新思考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而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此外,开发和更新这些教学方法还需要持续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但在医学教学领域,要优先推进这些工作往往很困难,因为医学教授不仅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要负责临床诊疗工作,负担已十分繁重。”
机构层面的支持也至关重要,例如提供结构化的专业发展培训、保障教学时间、投入教育技术资源等。若缺乏这些支持,即便最具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皮格里奥尼科博士认为,采用这些新的教育策略不应被视为终点,而应看作是教学法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我认为,这些世代特有的学习偏好并非永久性的变革,而是适应技术与社会变化这一持续过程的一部分,” 她说,“教育始终会随着文化、技术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即便在当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正被迫重新思考教育策略。因此,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是保持灵活性和开放心态,在必要时随时做好调整教育模式的准备。”
归根结底,为 Z 世代重塑牙科教育需要系统性变革,这一点在更广泛的医学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印证 [3]。通过采用主动学习策略,并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技能和资源,牙科院校能够打造出与学生所熟悉的、互动性强且技术驱动的世界相契合的教学环境。这不仅能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帮助未来的牙医做好准备,在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脱颖而出。
To post a reply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