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其口腔内的细菌数量会比普通人高出很多,然而,至今为止,科研人员尚未明确这些口腔病原体在患者的肿瘤发展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近期,来自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发现,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一种与结肠癌有关联的口腔病原体—对于免疫细胞攻击对象的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一发现或能够进一步拓宽癌症治疗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报告的协作者,来自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哈达萨医学院的Ofer Mandelboim博士介绍说:“在之前的一系列研究中,部分口腔病原体被发现能够使癌细胞生成对抗免疫系统的机制,利用这一特性,我们也许能够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我们可以阻隔这些病原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这一方法尤其能够运用于结肠癌患者。”
作为免疫细胞之一的自然杀伤细胞能够保卫人体不受外界感染的威胁。同时,自然杀伤细胞对于肿瘤也具有杀伤作用,然而,在长期进化当中,癌细胞也发展出了一套抵抗免疫细胞破坏的防御机制。早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外科医生威廉•科利就发现,一部分病原体种类能够提高人体抗癌的免疫能力,他因此利用细菌浸剂来治疗癌症患者,并获得成功。然而病原体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复杂,医学界也因此提出了另一大难题:是否有病原体细菌种类具有正好相反的作用,即保护癌细胞不受免疫细胞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哈达萨医学院的Ofer Mandelboim博士以及Gilad Bachrach博士带领科研小组研究具核梭杆菌对于自然杀伤细胞抗癌能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这种人体口腔内常见的病原体细菌能够保护癌细胞不受自然杀伤细胞的破坏。同时,具核梭杆菌的这一保护作用的效果还取决于一种名为Fap2的细菌蛋白以及名为TIGIT的一种免疫细胞受体之间的绑定程度。“通过这一发现,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将具核梭杆菌从肿瘤细胞上移除,或者抑制具有抗体的TIGIT,我们或许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消除结肠癌细胞的能力。”研究小组的Chamutal Gur博士介绍到。
研究人员正尝试在其他癌细胞类型中寻找具核梭杆菌的踪迹,他们还计划深入研究Fap2与TIGIT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找出阻隔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
这项题为《具核梭杆菌的Fap2型蛋白与免疫细胞受体TIGIT之间的绑定保护肿瘤不受免疫细胞的破坏》(Binding of the Fap2 Protein of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o Human Inhibitory Receptor TIGIT protects Tumors from Immune Cell Attack)的研究报告已发表于2015年2月的《免疫》杂志(Immunity)。
Dr. Kostas Karagiannopoulos, MDT Stefan M. Roozen MDT
Dr. Christopher Barwacz DDS, FAGD, FACD, FICD
直播
三. 29 十月 2025
1:00 上午 CST (Shanghai)
Dr. Patrick Palacci, Dr. Robert Gottlander DDS
直播
三. 29 十月 2025
3:00 上午 CST (Shanghai)
直播
三. 29 十月 2025
8:00 下午 CST (Shanghai)
Prof. Dr. Raphael Monte Alto
直播
四. 30 十月 2025
7:00 上午 CST (Shanghai)
直播
四. 30 十月 2025
6:00 下午 CST (Shanghai)
Dr. Ibrahim Samir Laser specialist, RWTH Aachen university
To post a reply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